每层完成一定的功能,每层都直接为其上层提供服务,并且所有层次都互相支持。第4层到第7层主要负责互操作性,而1~3层则用于创造两个网络设备间的物理连接。
OSI参考模型 TCP/IP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TCP/IP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协议采用了 4 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更多相关知识:http://www.yanhuangzixun.com/。
以TCP/IP为核心的狭义的互联网的发展(Internet),实际上是广义互联网的下层,是网络基础,更一般地说就是TCP/IP网络。这一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计算机之间的互联,将各种信息的数据报文以极低的成本进行传输,俗称“管道”,所有信息和内容在这个管道里进行传送。互联网的发展的设计理念是:网络是中立和无控制的,任何人都没有决定权;网络是应用无关的,它的任务就是更好地将数据包进行端到端传输。
这个设计理念从互联网诞生之初到现在从未被撼动,任何针对某种(类型的)内容对互联网的发展进行优化的尝试其最后效果都不甚理想。因此,可以认为互联网不会试图对任何内容进行传输优化,如果还开展呼叫中心业务,需要办理呼叫中心许可证。
以万维网(WWW)为代表的应用层,是广义互联网的上层。这一层包括多种类型的流量和应用,如邮件、软件、在线影视、游戏、电子商务、移动应用等,所有SP(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商)提供的都是这些用户看得见、摸得着的应用,它们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构成了人们常说的互联网业务和信息经济。
从互联网的发展来看,网络流程的增长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初期(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人们使用窄带拨号方式上网。当以ADSL技术为代表的宽带接入网走进人们生活时,许多人认为用窄带拨号就可以满足一般的上网要求了,并不需要这么高的带宽。事实上,当带宽增长时,极大地促进了新业务的发展。在线音乐、在线视频、视频会议等都消耗了大量的带宽。目前,家庭宽带接入带宽正快速向光接入发展,接入带宽从20Mbit/s直至1 000Mb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