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及人们对信息化认识的深入,数据中心的功能内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功能的内涵,可将数据中心可以分为四个大的阶段:数据存储中心阶段、数据处理中心的阶段、数据应用中心阶段、数据运营服务中心阶段。在数据存储中心阶段,数据中心的功能主要承担的功能是数据存储和管理,在信息化建设早期,用来作为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机房或电子文档的集中管理场所。此阶段的典型特征是:
(1)数据中心仅仅是便于数据的集中存放和管理。
(3)救火式维护。
(4)关注新技术的应用。
(5)由于数据中心的功能比较单一,对整体可用性的需求也很低。
在数据处理中心阶段,基于局域网的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MR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以及其他的行业应用系统开始普遍应用,数据中心开始承担核心计算的功能。此阶段的典型特征是:
(1)面向核心计算。
(2)数据单向应用。
(3)机构开始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集中维护。
(4)对计算的效率及对机构运营效率的提高开始关注。
(5)整体上的可用性较低。
随着广域网或全球互联网的应用开始普及,信息资源日益丰富,人们开始关注挖掘和利用信息资源。组件化技术及平台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数据中心的功能承担着核心计算和核心业务运营支撑,需求的变化和满足成为数据中心的核心特征之一。这一阶段的典型数据中心称为“信息中心”。此阶段的特征是:
(1)面向业务需求,数据中心提供可靠的业务支撑。
(2)数据中心提供单向的信息资源服务。
(3)对系统的维护上升到管理的高度,由事后处理上升到事前预防。
(4)开始关注IT的绩效。
(5)数据中心要求较高的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