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N加速与P2P结合,P2P网络介绍,P2P的英文全称是Peer-to-Peer(对等),即点对点。这种“对等”技术将所有的参与者都看成是平等的,是一种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的新的网络技术。可以用CDN加速下载应用来理解“对等”关系,在你自己下载的同时,你的计算机还要继续做主机上传,这种下载方式,人越多速度越快,但缺点是对硬盘损伤比较大(在写的同时还要读),还有对内存占用较多,影响整机速度。 近几年,基于P2P的内容分发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受网络用户的喜爱,比如 Kazaa、Gnutella、电驴、BT、PPLive 和 PPStream。
和传统CDN加速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相比,P2P是基于内容分布的,大大减少了内容分布建设的开销,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提升了对动态网络的适应性。P2P 网络的可扩展性是建立在利用用户端的网络带宽的基础上的,用户越多,系统容量越大。但是,由于P2P应用造成不断增长的巨大的流量却恰恰约束了P2P的发展。因为P2P产生的流量大大超过了网络带宽容量,造成了公网的拥塞。最终用户和内容提供商都因为P2P应用的盛行而获益良多,一方面用户能享受到高速的下载,另一方面内容提供商减少了内容分发的建设成本。而唯一的受害者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去控制和管理由于P2P应用造成的网络流量拥塞,更多相关知识:http://www.yanhuangzixun.com/。
目前,CDN加速大多数的P2P流量都是来自于非结构P2P系统,从出现的时间和不同的技术来看,非结构的P2P系统可以划分为3个历史阶段。第一代 P2P 主要以 Napster 为代表,主要的特征是由中心索引服务器负责保存所有节点的地址信息和资源信息。所有的节点都要与这台中心服务器交互,由中心服务器返回拥有资源的节点列表。第二代P2P包括了完全分布式的Gnutella、混合式的Gnutella和Kazaa。
第三代则主要是以BT和PPLive为典型代表。接下来将以Kazaa、BT和PPLive为例来详细介绍P2P内容分发网络的架构和技术原理,并进行对比分析。Kazaa是混合式P2P的典型代表,由超级节点和普通节点混合组成。超级节点作为索引服务器,普通节点只和超级节点进行交流和连接,超级节点之间则组成一个相互协作的网络。在Kazaa中,文件是以内容为标识来区分的,这就意味着如果有两个文件的内容相同的话,这两个文件对于整个网络来讲是无法区分开的。CDN加速客户端和超级节点之间建立的链接是持续的,直到整个文件下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