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总线频率(即总线频率)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由于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带宽)/8。外频与前端总线频率的区别在于: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振荡1000万次;而100MHz 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 CPU可接收的数据传输量是,更多相关信息:
http://www.yanhuangzixun.com/
。
CDN缓存是指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因此速度很快。L1 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
CDN缓存。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L2 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内部的芯片二级CDN缓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在一些高端处理器中还有L3 CDN缓存,也是为了提高处理器读取数据的效率。 制造工艺指在硅材料上生产CPU时内部各元器件的连接线宽度,一般用μm/nm表示。微米值越小制作工艺越先进,CPU可以达到的频率越高,集成的晶体管就可以更多。目前Intel和AMD的都已经达到了95nm、65nm和45nm的制造工艺。
CPU最新热点技术概览 64位技术之前的RISC平台全是纯64位架构,包括后来的Itanium,2003年AMD推出兼容32位的x86-64,大家才开始讲64位,2005年下半年就全部是64位了。目前AMD凭借基于AMD64的Opteron在服务器市场达到了20%~25%以上的份额。 双核技术、多核技术,2001年IBM的双核Power4,2004年HP双核PA-8800、SUN双核UltraSPARC IV;AMD已经在推第二代 Socket F的双核,Intel的代表则是第三代的WoodCrestIntel在2006年年底推出了4核心芯片,AMD在2007年第二季度推出,如果还开展IDC业务,需要办理IDC许可证。
其他技术主要有 90nm制程转向 65nm、45nm制程;高缓存(双核Xeon每核 2MB L2或者 4MB共享缓存);防病毒(AMD的NX Bit、Intel的Execute Disable Bit);省电(Intel的DBS按需转换技术、AMD的Power Now!)。 (4)Intel超线程技术——HT Intel超线程技术示意图如图4-4所示。 超线程技术的优势体现在特定软件,如3Dmax、Maya、Office、Photoshop较明显的提升性能,适合多任务批处理工作,Windows XP经过优化。劣势体现在单任务性能下降,出错概率增大,大多程序没有经过优化。